我国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信安全迈入新阶段‌

2025年03月18日 阅读 48

        近日,某科研机构联合国内顶尖科技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个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应用场景验证。该技术利用量子物理特性,为信息加密提供理论上"不可破解"的安全保障,标志着我国在通信安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量子密钥分发的核心原理基于量子叠加与不可复制的特性。实验过程中,科研团队将光子作为密钥载体,通过光纤传输至百公里外的终端。若密钥在传输中被截获或测量,量子态会立即改变并触发警报,从物理层面杜绝信息泄露风险。此次测试中,系统在复杂城市环境下连续稳定运行超过200小时,误码率低于国际标准要求的1%,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这项技术突破让'绝对安全通信'不再停留于理论层面。"项目首席科学家、量子实验室主任李明表示,团队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同步控制系统和抗干扰算法,有效解决了信号衰减、环境噪声等业界难题。目前,相关设备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检测中心认证,即将在政务、金融等高保密需求领域开展试点。

       金融行业技术专家指出,量子密钥可从根本上防御传统加密技术面临的算力破译风险。据测算,应用该技术后,银行间每日万亿级资金交易的防护成本可降低40%,同时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医疗领域同步展开布局,多家三甲医院计划将其用于保护患者隐私数据的长距离传输。

       本次成果由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十余家高校、企业共同完成。项目组透露,下一步将重点攻关星地量子通信技术,推动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预计三年内,我国量子密钥分发产业链将形成百亿级市场规模,为数字经济筑起坚实安全屏障。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