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息技术是量子科技的重要组成
量子信息技术是量子科技重要组成部分,以量子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对微观量子系统中物理状态的制备、调控和观测,实现信息感知、计算和 传输。量子信息技术是量子信技术息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方面的应用,可以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 面突破经典技术的瓶颈。
量子信息技术进入产业培育的关键阶段
大部分量子信息技术处在产业的萌芽期,正逐步从基础研究走向应用研究,进入科技攻关、工程研发、应用探索和产业培育一体化推进的发展关 键阶段。
各国高度重视量子技术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已成为大国间开展科技、经济等领域综合国力竞争,维护国家技术主权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制高点之一。2021年11月, 美国将我国三家量子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分别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国盾量子信息技 术有限公司。2023年8月,拜登签署对华投资限制行政令,聚焦半导体、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三大领域。截至2023年10月,29个国家和地区制定和推出了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战略规划或法案文件,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的投资总额已超过280亿美元。
我国陆续出台支持政策
近年来,中国量子信息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量子信息行业发展与创。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实施意见为指南,围绕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专业领域 制定专项政策文件,形成完备的未来产业政策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产业链持续探索
量子信息技术产业链覆盖范围广,技术路线尚未收敛,但也面临一些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问题瓶颈需要进一步攻关突破。当前量子科技产业处于研发和产业探索阶段,对大部分相关公司的营收贡献度较少。国内上市公司参与到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建议关注全方位 布局量子信息技术的国盾量子,以及业务涉及量子科技领域的西部超导、福晶科技、神州信息等。
从比特到量子比特
量子计算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经典计算使用二进制的数字电子方式进行运算,而二进制总是处 于0或1的确定状态。普通计算机中的2位寄存器在某一时间仅能存储4个二进制数(00、01、10、11)中的一个,而量子计算机中的2位量子位比特寄存器可同时存储 这四种状态的叠加状态。推广到n个二进制存储器的情况,理论上,n个量子存储器与n个经典存储器分别能够存2 n个数和1个数。
随着经典计算的芯片尺度不断减小,而量子隧穿效应是不可忽略的。在未来的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经典计算机需要克服量子特性,量子计算机直 接利用量子效应进行信息的处理。因此,相较经典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具备“量子优越性”,一旦量子计算机强大到可以完成经典计算机无法执 行的计算时,“量子霸权”由此实现。
量子计算本质为异构计算
目前所说的量子计算,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异构运算,即在经典计算机执行计算任务的同时,将需要加速的程序在量子芯片上执行。因此,量子计 算的程序代码实际执行中分为两种,一种是运行在CPU上的宿主代码主要用于执行不需要加速的任务,并为需要加速的任务提供需要的数据;一 种是运行在量子芯片上的设备代码主要用于描述量子线路,控制量子程序在量子芯片上的执行顺序,以及数据的传输。不同类型的代码由于其运 行的物理位置不同,编译方式和访问的资源均不同,这跟英伟达公司推出的用GPU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的并行计算架构CUDA非常类似。
多路线并行发展,量子计算未见技术收敛
量子计算硬件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超导和硅基半导体等为代表的人造粒子路线,二是以离子,光量子和中性原子 为代表的天然粒子路线。目前,多条技术路线仍未收敛。
近年来国外科技企业、初创企业与研究机构加速布局,为争夺产业生态地位,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展开激烈竞争,目前全球已有数十家公司和研究 机构推出了不同类型的数十个量子计算云平台。
量子计算即将进入快速成长期
目前,量子计算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需要 技术的持续突破。由于量子计算极易被环境热 量或波动干扰致使计算结果出错,因此量子纠 错算法对结果的准确性极其重要,而提升量子 比特的测控精度是量子计算机实用化的关键问 题。
随着量子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和算法的不断 优化,更多的软硬件企业将投身于量子计算领 域,并推动量子计算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量子计算将在金融、医疗、材料科学等领域最 先发挥作用,为下游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与此同时,产业链上的合作与竞争也将更加激 烈,投资和创新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将成为推 动产业前进的关键驱动力。政府和企业也将共 同合作,加大研发投入,以争取在全球量子计 算领域的竞争优势。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不断演进,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量子计算的应用边界被不断拓展,从而使量子计算的商业潜力更加 广泛和深远。据ICV预测,2023年,全球量子产业规模达到47亿美元,2023至2028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44.8%。在2028年至2035年,市场规模 将继续迅速扩大,2035年总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117亿美元。
国内量子计算产业链呈追赶态势
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崛起迅猛,其中 包括腾讯、华为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型 互联网企业,在光量子计算机等方面 取得了显著优势,技术水平和挑战能 力迅速提升。然而在中美竞争日益加 剧的背景下,尤其是在量子芯片和超 低温设备等方面,中国与美国相比仍 存在较大差距。
量子通信提升通信安全
随着量子计算硬件、软件与量子算法研究的不断进展,量子计算 机将对现有的通信安全机制造成威胁,以RSA、ECC 算法为基础 的现代密码体系在理论上已不再安全。因此,如何应对量子计算 机对通信网络安全带来的影响,加强抗量子密码等安全技术研究, 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量子通信不是要替代经典通信方 式,而是通过在经典通信中使用量子密钥以提升通信安全性,同 时量子通信的规模化应用也需要与经典通信技术相融合。
量子通信原理主要为密钥分配、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和量子不可 复制定理四部分。在微观世界中,一对粒子中一个粒子发生变化 会影响另一个粒子。量子通信的过程是将携带信息纠缠粒子分开, 将其中一个粒子远距离传输到指定位置,从粒子的状态就能准确 获取到携带的信息内容。接收方想要获取信息,需要让密钥粒子 和传输信息的粒子再次形成纠缠态时才能破译,即完成通信。由于无法对量子态进行整体拷贝,量子通信可有效确保通信过程的安全性。
量子安全产业化目前聚焦QKD和QRNG
量子保密通信常见的三种技术分别是量子密钥分发(QKD)、量子随机数发生器(QRNG)和量子隐形传态(QT)。由于量子隐形传态技术还在 实验室研究阶段,尚不具备产业化能力。目前产业化的焦点在QKD和QRNG。
QKD 技术从物理学原理上,具备无条件的安全性。而在实际使用 QKD 设备的过程中,QKD 收发两端设备在公开信道进行认证的流程目前使用的 较多的仍是预存密钥与传统的加密方式,缺少抗量子攻击的安全保证,这是 QKD 技术在实用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之一。为了提升 QKD 设备认证 流程的安全性,可选择使用后量子加密(PQC)算法进行认证,或者使用QKD 协议密钥进行认证。